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我来也 > 第8章 童话大王

第8章 童话大王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我来也!

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一个半小时转瞬即逝。

在谈话过程中,杨骁潜移默化传递的信息让对面的大作家和他的文字编辑老杜。

在心理建立起杨骁的形象是一个成熟,稳重,有自主能力,并且独立思考的一个年轻人,逐渐逐渐淡化他实际是就读中学的学生印象。

人设已经建立,火候也已经差不多了,杨骁拿出牛皮纸封面三本《南柯梦》,两本《梦回大唐》递过去。

“两位老师,这是我闲暇时间写的东西,请您二位看看请多提宝贵意见!”

两人面露疑惑对视一眼接在手中厚厚的一叠,正在喝水的年轻人从上面抽走一本,向杨骁点点头慢慢看起来。

《南柯梦》封面的毛笔字及“好了歌”的硬笔书法立刻引起他们两位的兴趣。“这是你写的?!”

大作家问道,老杜则坐下一页一页翻起来。“是的,请两位老师指正”杨骁恭恭敬敬得说道。

房内很安静,只有那个落地扇 在不断摇头“嗡嗡”的响着。

在墙上的挂钟“当当当当”响了四声后,“两位老师”大作家和老杜抬起头来。

“我先放到老师这儿,您二位慢慢看,付老师您看我们明天这个时间再过来听您的意见,可以吗?”

二人对视一眼大作家点点头,“可以啊”,爷孙两个便告辞回到招待所。

隔天下午爷俩准时出现在大作家门口,只听里面嘈杂似乎在进行激烈的争论,于是杨骁便加大力度“嗒,嗒嗒”。

他的手还未放下,门就被打开。昨天的那个年轻人迫不及待站在门口,杨骁的手指几乎落在他的脸上,急忙抽手。

年轻人满脸激动,扭头说道“不要争了,他们来了!”说话间引领二人来到里面。

大作家笑着打声招呼,杨骁还未坐下,面色微红的杜大编辑立刻问到“这位杨,是杨骁同学吧?!”

他点头答应“是,是杨骁”

“啊!杨骁同学你说,你写得这两本书是不是科幻小说?”

“啊?!”

杨骁有些脑短路,看不出问题从何而来。

年轻人在旁解释他们在为小说类型争吵,真不愧是搞儿童文学的,这也值得争论,他们就是两个老顽童啊!

不过毕竟还是知识分子,有第三方介入他们同时逐渐安静下来,所谓成人矜持掌握了理性,立刻又恢复到了他们这一层应有的身份:从容,平和。

杨骁笑了一下,李工则是摇摇头,他太了解这些知识分子了,可能一点小事也要争个是非对错。

“对不起啊,失态了!”老杜自嘲说道,杨骁看着他们微笑着说“我把这些统称为架空小说。”,

“架空小说,这个说法新鲜!”杜编辑很感兴趣的说。

“其实就是虚拟构架空间的意思”杨骁继续解释。

大作家在一旁也是饶有兴致,但是脸上的表情却颇有玩味的意思。

“那,你是怎么想出来了呢?!”

话一出口就连李工也扭头看着杨骁,上一次也是蜻蜓点水的了解了一番,现在面对专业人士也颇有兴趣想看看他的解释。

杨骁犹如后世高层面试,机会可能只有一次必须要牢牢抓住。

之前他知道必有这样的场景,因此也演练过,所以机遇从来不是凭空出现的它必然是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杨骁略微舒展了一下身体,故意沉思了一会儿。这番成人化的举动所代表认真态度,让在场的人都大受好感。

杨骁首先复述了一遍当初回答李工所说的,因为自己因记忆力超群而一目十行看的几十部书带来的文学启蒙。

尤其提到大作家与编辑老杜这个年龄段所熟知的女文学叛逆青年刘索拉所着《你别无选择》,带来的创作冲动。

说到这里二人都心有戚戚焉,这是当年大部分文学青年之所以热血激荡走上创作之路的诱因之一。

然后杨骁继续说到在阅读港台作家的作品中,找到了适合自己发挥的题材类型,并提出李工概括的那句“一法通万法通”的借鉴。

加强了自己写作技巧譬如“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心理预设。

柯南道尔.莎婆的抽丝剥茧的悬疑,金庸,古龙的一路绿灯的舒适阅读体验及“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式的故事展开。

把一坛汇集天上飞的,水里游的的佛跳墙摆在桌上,如此这样怎不能让众老饕们食指大动,垂涎欲滴蠢蠢欲动?!

这样一长篇大论下来当即让众人石化,大脑宕机。

好半天编辑老杜一拍大腿,说了声“好啊!精彩!”,那个年轻人更是满脸兴奋,欲言又止。

大作家则沉思良久默默点点头,拿起面前的茶杯冷静的说“杨同学,我看了你带来的这些,都没有收尾后续还应该不少吧?”,这也是三位感兴趣的地方又都望向他。

“是的。”杨骁的舌头在齿间被咬了一下,停顿片刻说“《南柯梦》实际已经完结有400万字左右,《大唐》不相上下,刚刚完成三分之一,腹稿已经成型,正在逐渐完善中。”

“啊?!”三人又同时发出一声惊叹。

此时文坛百万字数的小说少之又少,还是以中短篇为多而读者群最是集中,目前市场虽然杂志小说不断推陈出新。

但大多都是炒隔夜饭,新瓶装老酒,市场是如此庞大,又是如此雷同,某类新题材是呼之欲出。

“小杨同学,这次来京不单单是找我签名这么简单吧?!”大作家发话了。

他慢慢冷静下来敏锐得发现了其中的蹊跷之处,好一个“明修栈道暗渡成仓”。

杨骁挠挠头消减尴尬,又正色道“付老师,我在之前的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轶闻,说的是在香港有一间报社濒临倒闭,被作家金庸最终拯救了。”

“你说的是明报?”杜编辑补充说到,“嗯,是的。就是凭借连载《射雕英雄传》一时洛阳纸贵,供不应求最终报社起死回生,还养活了不少记者,印刷厂。”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但是,嘶... ”杜编辑突然就住了口,恍然大悟。

“你不是也想?!”

“是的!我就是这个意思!”杨骁冷静得看着他们。

“我知道,付老师的大王系列是杜编辑所办杂志的唯一作家,我就想请各位老师帮助借鉴一下”

大作家明白了同时笑了起来,大拇指高高翘起来示意一下,为杨骁的勇敢点了个大大的赞,起身给爷俩重新续好茶水。

杨骁弯了弯腰表示谢意,他了解过大作家曾经为出版自己的作品亦是率遭磨难,为保证作品的唯一性与纯粹历经千难万险。

如若不然怎么会与千里迢迢的老杜联系上以一己之力独家撑起千斤重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