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断刀重铸之日,神功现世之时 > 第21章 初入寂州

第21章 初入寂州 (第2/2页)

寂州城不仅是一座军事城堡,还是一座贸易繁荣的城市。

对于第一次见到如此规模宏大城池的沈溪来说,简直太震撼了,他看着城门口川流不息的人群,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问道:“这就是寂州城?”

刑楠看着沈溪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模样,微笑道:“没错,这正是寂州城。”说着,双腿轻轻一夹马肚,策马奔向寂州城。

十四年前,新皇登基,黄河水变清。

黄河水变清是极为罕见的,传说黄河水五百年才会变清一次,也有千年难见黄河清的说法。

俗话说,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指的就是黄河浑浊,跳入其中便不见身影,出来后依然满身泥垢。

然而当时黄河变得格外清澈,这究竟是大凶之兆,还是祥瑞之意?

民间有两种说法,分别是“黄河清,必有灾”和“黄河清,圣人出”。

到底哪种说法是正确的,亦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一时难有定论。

黄河清属阳,浊属阴。

黄河本应属于阴,现在反而变清了,说明阴渴望变成阳,言外之意就是意味着天下即将大乱。

巧合的是,不久之后,果然异变陡生,黄河断流,大地震颤,神秘爆炸,干旱过后引发特大洪灾,席卷沛国数个省。

几十万百姓伤亡,上百万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屋漏偏逢连夜雨,恰逢沛国周边的几个小国蠢蠢欲动,屡屡进犯边境,大量掠夺百姓财物,尤其是西境国最为猖狂。

此时的沛国是内忧外患,原本太平安康的寂州城,如今变得兵荒马乱。

寂州城是沛国的边城,与周边多个国家相邻,城中鱼龙混杂,目前为止是沛国最混乱的城市之一。

明月高悬,星河璀璨。

晚风凉爽,沈溪和刑楠骑马来到了寂州城下。

按理说,沛国实行的是宵禁制度,城门应该早已关闭。

此时的城门非但没有关闭,而且人来人往,甚至比白天还要热闹。

沈溪和刑楠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今天是上元节,三天之内不仅不关城门,还解除了宵禁,通宵达旦。

城门口的守城官兵,左手持簿,右手执笔,检查着往来之人的通关文牒和货物。

兄弟俩纷纷下马,刑楠牵马在前,沈溪跟在后面。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守城官兵都急着完成手头工作,好换岗回家过节,检查的时候也相对宽松。

刑楠和沈溪做完登记,便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穿过长长的门洞,进入城内。

寂州城内,大街小巷全是花灯,五光十色,耀眼夺目。

城内人头攒动,到处都是人,如潮涌一般。

仅从这热闹的场面来看,完全看不出寂州城的混乱,甚至给人一种繁荣的错觉。

街道黄土垫道、清水洒路。

道路两旁的店铺上都挂满了花灯,花灯如海,如同不灭星辰,小商小贩们高声叫嚷,街头卖艺的敲锣打鼓,青楼门前传来招揽客人的女子娇声细语。

沈溪从未见过如此热闹的场面,走在人与灯的海洋之间,看的眼花缭乱,这才知道,原来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

一路下来,沈溪和刑楠身上的盘缠也花的差不多了。

于是刑楠决定先去寂州城的当铺,把手里的金钗和黑莲花当了,等有了钱,就可以好好享受一番。

连日奔波劳累,沈溪也打算在寂州城休息一日,待到调整好状态,再赶往天通雪山。

在此之前,沈溪还得跟着刑楠,毕竟刑楠在各方面的经验都要强于沈溪。

就这样,刑楠带着沈溪穿过热闹的街道,走过一座石桥,进入了一条偏僻的街巷。

相比于喧闹的街道,这条街巷很是幽静,道路两旁的商铺基本已经关门歇业。

唯有一家店铺依然开门营业,店铺的匾额上写着“兴隆当铺”四个大字,门前挂着一串大红灯笼,非常附和当下的气氛。

刑楠走街串巷,似乎对寂州城的环境十分熟悉,沈溪不禁问道:“哥哥,你以前是不是来过寂州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