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元兴补天录之丁令威 > 第11章

第11章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元兴补天录之丁令威!

佛舍利虽然是佛门圣物,但究其根本,依旧只是佛陀骸骨,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是因缘聚合而成的世间受造物。

佛门弟子供奉舍利,仅仅是以之寄托对佛陀的思念和感恩,虽偶现神迹,也应以平常心视之,不可因此打妄想。

佛陀在世时,当时也有一些佛陀的亲近弟子,在佛陀之前就已经圆寂,按佛门葬式荼毗后,也多有烧出舍利子来的。

佛陀就曾面喻弟子:不可以舍利之有无、多少、色彩如何等等,来判定佛门弟子的修为高低。

但是,这枚佛舍利,在天竺国时,就曾在大寺高僧那里,受了数百年的供奉,日诵晚课,凝结了无数高僧大德的念力。

机缘巧合,当是时也,慧达恰恰端坐在地宫之上,默诵佛门晚课,所以引动了这枚舍利凝结的数百年念力,是以踊跃不已,惊扰地面。

而慧达惊惧之下,至心高声唱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而观世音菩萨以善于感应闻名,其实恰恰加剧了这枚佛舍利的感应,最终诸多因缘之下,涌现出土,重见天日。

发现佛舍利后,慧达当即抖擞精神,就地取材,当天就在原地搭了一个简单的窝棚,勉强能够遮风挡雨,用来供奉这座舍利塔。之后几年,慧达白天外出化缘,晚上就守在窝棚口,依庐修行。

此处四境多是渔民,俗话说:“能上山,莫下海”,出海捕鱼,在当时最是凶险无比。

这个小窝棚里供奉有佛舍利的消息传开后,四方渔民,多有在出海前,特地上山来,恳求佛陀保佑平安归来,而往往得偿所愿,即使在海上遇到大风暴,也往往能全身而退,灵验非常。

有了这些渔民的相助,数月之后,慧达就在原地修建了两间小小的草庐。一间用来供奉舍利塔,并作禅堂,一间用以自住,是为斋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