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元兴补天录之丁令威 > 第3章

第3章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元兴补天录之丁令威!

这吾犹县夏柏村,有一户小夫妻,户主名叫张听讼。

张听讼父母早亡,也没什么叔伯族亲在世,三代之内,同辈族亲,只有一个亲弟弟,名叫张无讼。

这张无讼也不是读书的料子,早早的废了学业,又不安于农事,年纪轻轻,跑到杭城,帮东家跑生丝买卖,把家里一摊农活,统统都丢给了兄嫂。

张听讼夫妇识字不多,张家也家小业微,虽然终日勤勉于农事,也只是勉强吃得饱饭,连富足都称不上。

夫妇两人,膝下只有一个儿子,名叫张铭华,这一年方才六七岁。这孩子初生时,江南已经沦陷多年,正是抗战中最艰难的日子。

当时,远在西南边陲的昆明,住着一位大教授,人称宾四先生。也正是在那一年,他抛下杂务,专心着写一部中国通史,只说是贼寇势大,内外并起,交相迭至。这一次,华夏只怕要守不住了。

亡国在即,书生报国,只有满腔热血和一支秃笔。他拼尽全力去写就这部书,原是心中仍有一个盼想:

假使我中华竟而真的亡于了贼寇之手,华夏子孙都沦为了亡国奴,只要煌煌国史尚在,但得这一点火种未灭,薪尽火传,代代子孙都熟知国史本末,不为篡伪的秽史所惑,我华夏文明,就未曾断绝,他日复国,就犹然有望!

而在太湖之畔的夏柏村,大字不识几个的升斗小民张听讼,也是这一年,得了这个宝贝儿子。

同样眼见胜利无望,就给初生的儿子取名“铭华”。这名字却无太多深意,只是取了个字面意思“永铭华夏”而已。

话说到了这一年,刚刚过了夏至,正在读初等小学的张铭华就放了夏假。

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闯祸的行家,惹事的好手,帮忙乏术,添乱有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