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重生徐江独子,我绝不下线 > 第836章 过于落后,随便展示!

第836章 过于落后,随便展示!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重生徐江独子,我绝不下线!

龙芯集团。

晶圆厂,更衣室内。

迪尔夫尼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穿上了一整套防护装备。

她感觉自己,像是成了一名生化战士。

从头到脚,都被严密的包裹起来。

“记住,进入车间,严禁摘下护目镜、口罩和手套!”

“好的,没问题!”

迪尔夫尼竖起大拇指,示意自己清楚明白。

不过下一秒……

她就想松一松护目镜,感觉勒得太紧。

眼眶和鼻梁,都被护目镜的镜框给紧紧压住,很不舒服。

“你要干什么?不要松开!”

“可是太紧了,我有点不舒服!”

“不能松开,只有牢牢压紧,才能防止你呼出的空气溢出,破坏了车间内的超洁净环境。”

“……”

迪尔夫尼愕然无语。

连呼吸的空气,都会破坏生产车间环境?

站在一旁的徐雷,立马解释道:

“为了制造出超高纯度的晶圆,咱们车间内必须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要尽可能的做到无粉尘、无静电。”

“如果护目镜和口罩不压紧,咱们呼出来含水分空气,就会破坏超洁净环境,要是忍不住打了个喷嚏,那就更惨了。”

“另外,咱们穿的超净服,采用聚酯纤维制作,具有耐磨、耐腐蚀、防静电等优点,也是为了避免咱们身上的毛发、灰尘等掉落车间。”

迪尔夫尼连连点头。

“好的好的,不用给我松开护目镜了。”

徐雷微笑递上一双鞋。

“谢谢你的理解,来,换上这双防静电鞋吧!”

“鞋也要换吗?”

迪尔夫尼真有点始料未及。

“如果你不是穿的高跟鞋,倒是可以像我们一样,套上一层鞋套就行。”

徐雷展示了一下,自己穿的可是平底皮鞋。

“明白了,高跟鞋有鞋跟,很容易就把鞋套磨穿顶破了,我换,我马上换!”

迪尔夫尼说罢,立马乖乖穿鞋。

片刻后。

一行人在徐雷的带领下,进入清洗室。

迪尔夫尼感觉浑身上下,被强风吹拂。

似乎每一粒尘埃,都被吹得一干二净。

又等了好一会儿,气闭门才缓缓打开。

走进晶圆生产车间的第一步。

迪尔夫尼就感觉到有些奇怪。

一个个都已经穿戴防护整齐,但车间的地面,却并非是水泥地。

反而铺了一层细密打孔的金属地板。

这样即便谁身上还有静电,也能通过金属地板,传导给大地。

洁净自动化生产车间里。

“为了防静电,这也太严谨细致了吧?”

迪尔夫尼心里暗暗感慨。

而放眼望去。

并没有看到人员众多的工人。

反而只看到,淡黄的灯光下,各式各样的大型自动化设备,一眼望不到尽头。

过道上方的天花板,安装有滑行轨道,一个个闪烁着黄灯的厢体,自动穿梭往返于不同设备之间。

在徐雷的介绍中一路往前走,好不容易看到了一名同样穿戴防护严实的工人,他却并不需要任何操作,只是四处检查。

“奇怪!”

“这跟我印象中的半导体工厂,完全不一样啊!”

迪尔夫尼想起以前看过的一部纪录片。

那时候生产电路板工厂,更像是一个超大型的实验室。

每个工人面前,都有一台显微镜。

工人们用镊子和焊枪,小心翼翼的,将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元器件焊接成一个电路。

需要庞大的人力,又要耗费很长的时间,所以那时候人工制作的集成电路价格不菲,在六十年代能卖四百多米元。

按照购买力来计算,相当于如今的上万元。

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成本。

许多半导体企业都纷纷前往香江投资建厂。

雇佣了动辄数千名工资便宜,又特别能吃苦的龙国人。

让他们负责技术难度不大,但却非常耗时耗力的封装与测试工作。

也正是因为这一部,介绍半导体行业发展演变史的纪录片。

在迪尔夫尼产生了一种错觉。

一直误以为,半导体行业是劳动力密集型。

也就是需要用上大量的工人,通过精致细微的操作,生产出芯片、电子元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等等。

然而今天……

才刚来到生产晶圆的车间,迪尔夫尼就觉得自己过时了。

她这才猛然意识到。

作为电子信息产业根基的半导体行业。

是当今世界科技最复杂的复合型高端制造业。

可以说是人类最顶尖智慧的结晶。

又怎么可能会什么都靠人工‘手搓’呢?

尤其是如今很多行业领域,需要使用大量的集成电路。

靠工人们手搓,哪儿供应得上?

早该想到,工艺要求严格、需求量又很大的半导体生产过程,必然早就已经非常自动化。

根本不需要大量的工人,一切都是自动化的生产,少量的工程师只是负责监管和维护。

一路前行。

迪尔夫尼这一下,是彻底沦为了听众。

之前在研发中心,她还能好奇的提问。

但到了这晶圆生产车间,则是一个问题都提不出来了。

她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啥也不懂的小学生,到了一座大型钢铁厂。

只能听别人介绍,铁矿石是如何经过一个个步骤,最后被加工制作成各种钢材。

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繁琐的工序和步骤?

又为什么要用到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

都不用问,别人也会讲解。

自然而然,是一个问题也问不出来了。

内心深处就只感觉,好先进、好牛逼、好科幻。

不多时。

一行人来到了检测室。

当看到一片片无比轻薄,还宛若镜面般的高纯度晶圆。

迪尔夫尼不由自主的发出感慨:

“真是太神奇了!”

“不止是神奇,还很值钱呢!”

徐雷指向一摞通过检测,正要送去芯片厂的晶圆说道:

“石英岩的价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吨沙子能值几个钱?”

“而制作出来的晶圆,一片就已经价值几百块。”

“等它被送去制作成芯片后,就更值钱了。”

迪尔夫尼立马好奇问道:

“能值多少?”

徐雷停顿了一下。

“这可不是好说。”

“芯片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了,做成不同的芯片,价格不同。”

“而且制程精度不一样,耗费的材料和时间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

迪尔夫尼笑问道:“那最贵能值多少?”

“十万米元吧!”

徐雷随口一说,瞬间就让迪尔夫尼两眼瞪大。

“偶买噶!”

“这……这也太恐怖了吧?”

“从几乎一文不值的石英岩,变成一枚枚芯片,价值翻了上万倍!”

“这已经不是魔术了,用你们龙国人话来说,简直就是点石成金啊!”

英文不太好形容成语。

所以迪尔夫尼,还特有用中文说出‘点石成金’四个字。

虽然发音有些蹩脚,但更能展现她激动的心情。

至于为什么如此激动?

当然不仅仅是因为,把岩石变芯片,太神奇太赚钱。

还因为她瞬间想到了自己的祖国,想到了伊色列。

那大片大片的荒漠戈壁。

到底有多少沙子?

谁也数不清楚。

半导体基础原材料不就是硅片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