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少姝的山水 > 第11章 随走随停的书馆

第11章 随走随停的书馆 (第2/2页)

“妈妈,想那盛名私学所至,熙攘州郡有之,林壑幽谷有之,好想知道,风尘仆仆,翻山越岭,走过了那么多地方,父亲他会更加青睐何方的景致?反正不用问我也知道,妈妈最待见的还是狐岐山,对不对?”少姝胸有成竹地看住母亲,母亲在她眼里就是这样的人,虽说在故乡已久,孺慕之情却益发绵长。

思霓失笑了,声音更显温柔,用手捏了捏女儿的面颊:“你懂什么,嗯?”

少姝洋洋得意,自以为说对了。

“我来问你,人所至爱的一定得是最美的吗?”

见少姝不明所以的张大了嘴,思霓点了点头:“不一定,因为这妥妥地是两件事。最美的,也许始终在那山外的山,天外的天,亦或是,已经全数走入了梦一般的回忆中,但是一个人心中至重至爱的地方,还是滋养过他的桑梓之地吧?等你日后去游学了,也应切身体会每一处的山水,就像渴望认知的家园山水一样,就像初读典籍中的圣贤言语一样,深长地吐纳融汇同异之处,悉心地探寻他们的过去与当下,唯有如此,才能某天回过头来,真切认得生你养你之地,假使身在异乡,也因有所归望而充实着力量,此心安然。”

“做什么要身在异乡,就算出去了,自然是转转就要回家的,妈妈在哪里,少姝就最最待见哪里,咱们才不会分开。”少姝笃定地表达决心,或者说是她尚且处在朦胧之中的使命感。

“好,好,只要我的少姝回来,妈妈是永远在这里等你的。”

思霓通达的微笑着,她也不再说什么,拢住滚到怀里的女儿,一下下,坚定而温柔地拍打着她的薄背,就像在她更小的时候所做的一样。

但等少姝真正领悟或一次次加深对妈妈这番话的体味,那也是在多年之后的事了。

这日亭午刚过,少姝从陶复庐返回,刚与尹毅分手,折下水沟来,她便留意到院门口树下停着两辆装饰考究的马车,还有数名衣着华丽的仆从,手肘相抵,中规夫矩地伫立等候,甚至还有若干沉着健壮的佩刀侍卫——一望即知并非普通等闲家门的排场,她脚下的步伐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厅堂传来一把银铃似的笑声,少姝精神一振,不是少婵还能是谁?

“妈妈,我回来了。”话音刚落,她已被满面春风的少婵上前拽住。

“少姝快来,远道而来的客人们等你许久了!”

“远道……有多远?”隐下心头汩汩冒出的思疑,少姝旋即敛声屏气,毕恭毕敬地随在大姐姐身侧,向堂上的贵客逐一躬身施礼。

少婵介绍的第一位是头戴小冠,宽衣大袖的世家公子,姓钟名会,字士季,是钟繇太傅的幼子,称此人是大嫂的“小舅舅”。

(小冠:魏晋时期男子冠帽的一种,前低后高,中空如桥,因形小而得名,不分等级皆可服用。)

(钟会:字士季,魏晋之际的谋臣、将领,文学家、玄学家、军事家、书法家。太傅钟繇之子、青州刺史钟毓的幼弟,母亲是钟繇之妾张昌蒲。钟会精通玄学,撰写了三卷本《易无互体》一书,在理论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也是个众说纷纭的人物,最遭人诟病的便是在嵇康之死中充当了一把小人角色。)

(钟繇:字元常,豫州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曹魏大臣,钟皓曾孙,钟毓、钟会之父。东汉末举孝廉,累迁廷尉正、黄门侍郎。曹操执政,任侍中、司隶校尉。曹丕代汉,任廷尉,封崇高乡侯。明帝即位,迁太傅,人称“钟太傅”。后与东晋王羲之并称“钟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