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长生武道:开局一把剪彩刀 > 第九十四章 前往敦煌

第九十四章 前往敦煌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长生武道:开局一把剪彩刀!

沿着疏勒河一路急行军,四日后,从玉门关再度进发的凉州兵马抵达了兴湖泊。

由于之前从凉州奔袭至玉门关,又历经过一场大战,马匹疲惫不已,不能速至,因此急行也快不到哪儿去。

到了兴湖泊后,有斥候来报,就在这四天之内,吐蕃蛮族又击破了天山军,攻占了西州。

西州即为古高昌国,为西域诸国之一。

贞观初,太宗皇帝李世民因其王麴文泰与西突厥结盟,遣侯君集、薛万均等大将证讨。

贞观十四年,高昌国灭国,置高昌县,后改西州,由安西都护府管辖。

天山军残部则退回庭州,与瀚海军一道坚守。

多吉尼玛攻入西州,西州不属于河西道,而是在安西节度使的职责范围内了,故贺拔延嗣问道:

“汤节度可曾发兵击之?”

斥候答道:

“期初曾派遣一万龟兹守军前来解西州之围,但援军赶到前,城已被攻破,于是汤节度又将大军调了回去,固守铁门关和龟兹。”

贺拔延嗣眉头紧锁。

“蛮兵十万之众,若安西各军不肯出战,仅凭我等,如何能有胜算?”

肃州刺史献策道:

“贺拔都督,可令人快马至龟兹安西都护府,请汤节度率领账下修士及精干军士,沿孔雀河——罗布泊——车尔臣河这条路南下,取道可可西里山北麓,穿过金山口,到达蛮兵后方。”

“多吉尼玛先攻阳关,行军路线定是甘泉水谷地,西边不会设防。”

“再去一使者,约定与多吉尼玛在敦煌县城外野战,我军却趁其不备从北方击破围成蛮兵,入县城坚守。”

“如此,只需等待汤节度兵至,从敌军背后杀来,内外相连,南北夹击,此战必胜!”

凉州诸将都很赞同肃州刺史的谋略,但贺拔延嗣并未采用。

“果如你所说,或可成功,但要是汤节度不肯发兵呢?”

“西州沦陷,其根本原因在阳关失守,而阳关之责在于我,汤节度很可能为求自保,只死守铁门关,不与我军联手,届时,我等进了县城,被十万大兵围定,就如入网之鱼,再难取胜。”

根本原因则是,若按照肃州刺史的策略,这一战至少要僵持一个月以上,汤节度才能抵达甘泉水谷地,路上要是再不幸遇到蛮兵,只会更慢。

那时候,从长安出发来宣读免去贺拔延嗣官位的使者,只怕已经走到玉门关了。

贺拔延嗣低头仔细地研究着地图,少顷,突然想到了什么,开口道:

“我意,派一人先行闯进县城,与那位道门或者佛门高人相见,洽谈作战之事,可有人自荐?”

要孤身一人闯进重重守军围困的敦煌县城,必须修为较高、实力不俗,因此贺拔延嗣率先看向了凉州诸将。

然而诸将仿佛都没看出来都督的眼神,纷纷扭头命属下们在军阵里询问何人敢去。

近万人的部队,无一人应答。

开玩笑,十万大军,怕是内视境也难,贺拔延嗣这个开元境自己去还差不多,旁人谁敢逞能?那不是送死么。

这时,苏鹤骑在马上忽然想到,沙州的道门高人?

似乎之前婉儿和太平,就说是要去沙州暂住一段时间,莫非……

亲兵连问了几次,阵中始终无人敢应,贺拔延嗣失望地叹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