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穿越之不为奴 > 第二十四章 年礼

第二十四章 年礼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穿越之不为奴!

将信件仔细的折叠好,放入信封,沈时宜将看完的信放入炉火中,任由其点燃,仿佛要烧给祖母知晓。

沈兆坤身为祖母谢氏的独子,隐约知道自己母亲出身京都官宦之家,这次去乡下走亲戚后直接转道京都,打着去京都游玩儿去天福楼吃地道酱肘子的名义,其实心中有隐秘的期盼。

谁知,就是那么巧合,身在京都的沈兆坤,每月初一十五都带着家人去京都最大的寺庙上香祈福,有一天,正好让他碰到了谢家老夫人,他带着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直愣愣的上前拜见,说仿佛看到了死去的母亲,心中一时激荡,难以忍耐。

接下来,众目睽睽之下,便是洒泪认亲环节。

信中,沈兆坤激动的描述道,他自小是母亲带大,知道母亲气度出身皆不凡,没想到,竟然是京都谢府出身?!

沈兆坤的惊喜几乎溢出纸面,他只给自己女儿写了两页纸,其中大半都在描写谢家的不凡,说谢家世代为官,即便在京都也颇负盛名,现在谢家老夫人,是祖母的亲娘,虽然已过花甲之年,但是身体硬朗的很,连带的写了一句可怜自己母亲早逝,便又浓墨重彩的描述谢家当家人,是母亲亲弟,如今是户部尚书,不但位高权重,还十分惦念他的母亲,沈时宜的祖母,但是祖母为何跟谢家断了联系,沈兆坤信中并未提及。只说谢尚书留他们在京都,沈从欢如今正是开蒙的年纪,按照沈家的传统,应该入族学读书。又说谢家族学,便是在京都都是颇负盛名,从欢也是合该以后有出息,竟然在最合适的年纪认回谢家。

从信中不难看出,他被巨大的惊喜迷晕了,已经乐不思蜀,甚至在信中庆幸,当初母亲就在族中找了个老实巴交的族亲,以他的名义开办的沈家绸缎庄,是多么的高瞻远瞩,他如今还是良籍,谢家人已经承诺,可以给他谋一个小吏出身,以后,沈家从他开始也算是改换门庭了。

信的最后,叮嘱沈时宜,他沈家就合该是走仕途的人,自然不好再去碰那些商贾贱业,让她将沈家绸缎庄变卖,带着银票上京。

还嘱咐沈时宜,沈家绸缎庄也算是老字号,低于五千两,不要出手,他在京都,等着沈时宜带着银票入京。

沈时宜拿着信,有些哭笑不得。

她心心念念的沈家绸缎庄,如今算是被父亲弃若敝履了,她完全不用担心父亲回来从她手中拿走铺子了。如今的情境,沈兆坤经商受挫,又被官家尊贵荣享的生活迷了眼,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会津门了。

毕竟这个时代,除了皇家,谁能尊贵过官宦人家呢?沈兆坤这般“力争上游”,急于摆脱商户身份,也是无可指摘的。

想了想,沈时宜提笔给父亲回信,她先是将祖母每年给谢家巨额年礼这件事说出来,然后告诫父亲,亲戚虽好,若是没有自家产业,在别人眼中岂不是打秋风的?她如今在祖母的教导下,还能够勉强维持沈家绸缎庄的生意,以后逢年过节的年节之礼,让父亲不必担忧,她会按照祖母的老例,按时奉上,不会让父亲在谢家难做人。等以后父亲在谢家,在京都立住脚之后,再找机会将她接上京去便可。

沈时宜在信中一片拳拳女儿心,相信以沈兆坤那般自我的人,会同意沈时宜的安排打算。

如今,沈时宜已经知道,沈家绸缎庄并不在父亲名下,只要拖过明年,沈时宜就有把握,将沈家绸缎庄运作到自己名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