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踏天笑行 > 第五章 三岁谈国策

第五章 三岁谈国策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踏天笑行!

三岁谈国策

鸿元大陆公历二零二三年,王龙晓已经读完所有府里所有的书籍,并且能倒背如流,举一反三,理解文中深意,还偶尔钻研一古书典籍。

在小龙晓的影响下,王诚变得学富五车、腹有良谋,文学意境更加精深,全散发出一个大文士的势气,温文尔雅,稳重内敛。

梦兰也从一介白丁成为书画皆通,诗词歌赋无一不精的才女。

翌年,天灾降临,大唐大部分地区大旱,河水干枯,庄稼颗粒不收,灾民生计难以为继。

这年,战王王威老王爷也随先帝而去,撒手人寰,朝廷失一国柱。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大唐皇宫朝事殿中,武威陛下头戴十二旒冕冠,身披黄金色九龙飞天服,国字脸、八字胡、两寸黑色胡须,坐在龙座上,皱着眉头。

武威陛下看着各地上报来的奏折,叹道:“各位爱卿,对于这次重大灾情,有什么良策,尽管直谏!”

宰相李道尔出列:“陛下,因灾情严重”

“第一:尽快安排各地郡县官府开仓赈灾。”

“第二:薄徭役轻赋税。”

“第三:与附属国购买粮食,以解燃眉之急!第四:张榜布告,以安民心。”

宰相李道尔回列。御史大夫王诚出列:“因之前连年战事,人口锐减,好多良田,无人耕种变成荒地,河流泛滥,风调雨顺时还可以。”

“一遇天灾,各种灾难随之而来!必须解决这些根本问题,才是长久之计!”

“两位爱卿,所言极是!眼下还是先开仓赈灾,布告安民把。”武威陛下王辉盟道。

各位大臣纷纷进言,大殿中,一片讨论声。后来武威陛下皱着的眉头才稍显舒缓......

烈日当空,高大杨树树叶仿佛静止一样,。街道上,行人一边走一边偶尔地擦着额头上的汗水。摆摊的商贩还在吆喝,杂耍卖艺的尽情表演着……

王诚下朝回府,把今早朝事和王龙晓说了一下。

王龙晓才三岁,已有普通人四五岁的身高,继承父母优秀的基因,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穿一件金百蝶箭袖,外罩青花排穗褂,登黄缎紫底小朝靴。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好一个俊俏小童子!

王龙晓,才华超众、出类拔萃、福慧双修、风华绝代。在唐都庆阳中,那是人人皆知、举手赞叹!

好多文臣武将都经常问计求谋于王龙晓,有时武威陛下也到府上问策,都有所获!受益良多!

小墨已身长三尺,高两尺,两只圆溜溜的大眼睛流露出警觉的目光,像两颗晶莹透剔的黑宝石在闪闪发光,一对半圆形的耳朵宛如两片叶子,一个黑黑的三角鼻。

全身黑如墨,发出黑金色的光彩,紫黑色的四足宛如小碗。它的爪子十分尖锐,又细又长的尾巴总是不时摆来摆去。

在院中的凉亭中,小墨趴窝在王龙晓的旁边,圆溜溜的大眼睛时不时看着主子王龙晓。

王龙晓坐在凉亭中的雕花刻画的石桌旁边的石墩上,手中一本《唐地记》,旁边的石桌上放着《地记》、《唐史》、《洲志》、《唐律》、《大陆详记》,一个茶壶、几个茶杯、一盘水果、几碟糕点。

两个丫鬟一脸崇拜地看着自己小主子,静静地站在王龙晓身后。凉亭旁的池塘中,荷花绿油油的,像一个大圆盘,又像一把遮阳伞。

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碧珠,一朵朵荷花从荷叶里冒出来,有粉红的,有白色的。

有的花只有花骨朵儿,有的花开出了二、三片花瓣,还有的已经完全盛放,像一个婷婷玉立的少女。千姿百态,亭亭玉立,美不胜收!

王诚坐在王龙晓旁边,一会儿坐着,一会儿站起来,在凉亭中走来走去,微皱眉道:“龙儿,灾情似火,刻不容缓!”

“战王新丧,又遇天灾。如今朝政混乱,人心不稳。有什么治国良策没?估计一会儿陛下也会来!”

王龙晓坐在那,静静地看书,没理会他父亲,只是摆摆手示意王诚坐下。

良久后,王龙晓把书合上,放在桌上,嘴角微微翘起,面带笑声,才开口道:“爹爹,凡遇到大事,不要心浮气躁,屏气凝神,才能心出良策。”

“等皇伯父来了,一起说吧,不了孩儿还要说两遍,您说对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