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存亡之秋 > 第十二章 风凄凉太子劝和

第十二章 风凄凉太子劝和 (第2/2页)

刘璿道:“二位将军,吾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见二人不语,刘璿继续道:“如今大汉只有这么一点江山了,处于内忧外患,非常时期,为何还要兴师动众而使众人忧虑呢?若君与臣,臣与臣之间和睦,那么可以维持。若不和睦,只会招致无穷灾患啊!”

刘璿看着诸葛瞻,道:“妹夫啊,汝从巴西回来之后,感觉就像变了一个人,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吾这些日子听说了很多关于汝的不知真假的消息。而今日又亲眼见到赵广、李球二人大动干戈,吾甚为害怕,甚为担忧,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诸葛瞻道:“殿下,思远明白了,思远一定改过,且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今日之事了。”

刘璿看着姜维,道:“大将军,吾妹夫这个人,志向很大,初衷很好,就今日可能有些出格,汝可千万别往心里去。彼此同朝为官,都是陛下之良臣,还望同心协力。”

姜维拜道:“殿下,末将也明白了,请放心。”

诸葛瞻道:“其实今日我是有些冲动,我和伯约同朝为官,我一直都很尊敬他,没有对他有任何不满或抱怨,如果外界有些小道传闻,但那并不准确,我没有想取代他的意思,真的没有,我只愿与他一起辅佐陛下,就像我跟他说过的,如当年卫青、霍去病故事。”

姜维道:“其实今日我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应该阻止赵、李二人比武。刚才思远说我和他如同卫、霍,我很赞同。就是做不了卫、霍,能画像云台阁,也无遗憾。”

刘璿道:“无论是卫、霍,还是云台阁,这都是远大的梦想,都是我等所有君臣为之奋斗的方向。葛侯与大将军能这么认为,令吾深为感慨,但愿有那么一天。”

刘璿回头看着不远处的关彝,道:“关彝,你过来。”

此刻在桑树园外待命的关彝于是走了过去,道:“太子殿下。”

刘璿道:“吾问汝,汝现在还是吾的贴身侍从吗?”

关彝惶恐,跪拜道:“是,在下一辈子都是殿下的侍从,愿永远守护殿下。”

刘璿道:“那这样的活动,以后还参加吗?”

关彝道:“关彝保证再不参加任何活动了。”

刘璿道:“行,吾现在命汝回去写检查报告,明日交于吾,现在就去。”

关彝道:“遵令!”他道后便离开了。

李撰、张郁走了过来,李撰道:“殿下,时间不早了。”

张郁道:“若一直不回宫,陛下会担心你的。”

正是这时,有人前来通报,说是皇帝正在东宫等待太子。

一听父皇到了东宫,刘璿也只能回去了。

诸葛瞻和姜维把他送到葛宅大门外,再最后叮嘱几句后,刘璿便离开了。

同时,姜维告别了诸葛瞻。

诸葛瞻一个人返回前堂坐着,他神情困惑,苦闷叹息。

当众人离开桑树园,诸葛均一个人走回了那里。

看着人去园空的场景,看着哥哥的祭台,他心中黯然,或许他深深地感觉到,这个国家,很难有希望了。

这时诸葛尚、诸葛京和诸葛显走到他身前,于是诸葛均带着三个孩子,再次祭拜诸葛亮。

只见这时,一阵凄凉之风吹来,八百桑树,簌簌沙沙,犹如悲鸣。

皇宫。

太子很快返回东宫,见到了自己的父皇。

刘禅让他坐下,笑着问道:“太子啊,听太子仆蒋显说,汝去参加丞相祭祀了?”

刘璿道:“是的父皇,臣儿今日和尚书仆射、大将军等一起祭祀已故丞相。”

刘禅略微点头,道:“其实吾应该搞公祭是吧。”

刘璿跪拜道:“臣儿知错了,以后不会再参加这种活动了。”

刘禅见况起身将他扶起,道:“汝看看汝,吾没有责备汝的意思呀。汝有何错,回头吾和几个臣子商量一下,看看此事能否通融。”

刘璿道:“谢父皇。”

刘禅道:“汝回来就好,吾最不放心的就是汝,汝可是国家的未来,如果国家没有了汝也就没有了未来。既然汝已经回来,吾就可以回去了。”刘禅道后便走了。

新一日,上朝。

刘禅道:“吾打算追谥前朝将军,也就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庞统。之前和姜大将军、董尚书令有讨论过,虽然董尚书令现在不在朝堂,但这事依然不能暂缓,那就由姜大将军、樊侍中,诸葛爱卿与尚书台几位尚书继续商议吧。”

几位领令后,刘禅继续道:“侍中张绍。”

张绍出列,道:“陛下,臣在。”

刘禅道:“董尚书令上报都安堰前线人手不足,请求朝廷给与支援,卿明日带一千军士前去都安堰,协助董尚书令。”

张绍道:“臣张绍遵令。”

又一日上朝,姜维等人将整理好的追谥先帝时期五名将军的谥号表上交于皇帝刘禅。

刘禅拿到上表,看后,表情显得不满,于是看着姜维,道:“姜爱卿,这表是尚书台诸位共同商议的吗?”

姜维道:“陛下,是的。”

刘禅道:“不太合适吧。”

姜维疑惑道:“请问陛下,哪些不合适?”

刘禅道:“谥号是用于评价一个人的功过是非,而一个人无论褒与贬,善与恶,给出的评价一定要合理与中肯。而吾眼前的文字都太美了,并不合适。”

刘禅看着诸葛瞻,道:“诸葛爱卿。”

诸葛瞻道:“陛下。”

刘禅道:“这表卿拿回去修改。”

诸葛瞻道:“臣遵令。”

都安堰。

侍中张绍带领一千军士,赶到了那里。

正在堰台上主持岁修的董厥听说张绍来了,亲自下堰迎接。

两人见面,董厥激动道:“张侍中,你来支援我了。”

张绍道:“我接到圣令,不敢耽误,就火速支援过来了。”

董厥道:“很遗憾没时间参加葛宅的丞相祭祀,而我已在这江边完成祭祀。”

张绍道:“尚书令有心了。”

董厥看着后面的军士,道:“来了一千人对吧。”

张绍道:“是的,正好一千军士。”

董厥道:“那现在这里就有两千人了。”

董厥将张绍带到堰前,董厥道:“你看,你我二人所在之地,就是从前李冰父子指挥治水之地。”

张绍看着前方江水,道:“是啊,五百年了,它哺育了天府之国五百年,或许还将哺育五百年,甚至更久。”

董厥道:“那是,前几年连年北伐,此堰疏于修缮,差点造成洪水,所以今年必须大修,并由我亲自主持。”

堰官常勖走来,道:“张侍中来了!”

张绍回头看着他,道:“常修业!”

常勖走近,道:“欢迎,非常欢迎啊!”

董厥道:“常堰官,今日张侍中带来一千人,我方可以大干一场了吧。”

常勖开心道:“那是,有两千人,用两个月时间足够完成大修了。”

张绍道:“要两个月都搞不定,我等三人怎么回去面圣,不如一起告老辞官吧。”说到这里,三人皆笑了。

董厥道:“好了,言归正传,常堰官,你来说下一步的工作部署。”

于是董厥、常勖和张绍三人带着两千军士、工匠,继续忙碌。

太子劝和,看来景耀年间,姜维与诸葛瞻之冲突已然开启。追谥已故将军,岁修都安堰,两件国家大事正在进行中,那么今后又将发生哪些事,请看下一章:岁修江堰追谥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