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墨香无声 > 第3章 前路漫漫

第3章 前路漫漫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墨香无声!

天涯何处,今夕何夕?两个孩子赶车走了几日,所过之处人烟稀少,好在备了不少干粮。他们死里逃生,又经历失去至亲之痛,自是无话不谈,彼此更为亲近,虽然车马劳顿,倒也不觉得多么愁苦。只因他们懂得一个道理,人总是要活下去的,活下去才有未来。这日进入一个镇子,人渐渐多了起来,遇见不少逃难的,一打听,原来三十里外就是琅琊王地盘,心中不胜欢喜。明珠年纪尚小,悲痛来去也快,高兴的哼起了小曲:“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夏华见她一袭黄衫,长辫垂肩,虽还是小姑娘,却煞是好看,不禁一窘,忙转头去赶车。他毕竟比明珠大了三岁,对国破家亡不能忘怀,如今父母都已故去,也不知家在何处,心绪不宁。

二人找到了一处包子铺,点了豆浆和几份包子,这些天干粮吃腻了,包子好似珍馐佳肴,美味无比。正品尝着美味时,对面走来几名闲汉,包子铺老板忙迎了上去陪笑道:“陆爷吃饭没?回头我给您送你份点心去。”

夏华打眼一瞧,为首的一名胖汉三十来岁,身态肥硕,大腹便便,身着酱色长袍,挥挥手道:“没你的事儿。”直勾勾盯着夏华的马车,见两匹马都是上等好马,车身轮毂颇为考究,围着马车转了两圈,啧啧问道:“这是谁的车?”

饭馆老板忙指道:“那边吃饭的两位小爷带来的。”

胖汉眼皮不抬,只摆摆手道:“把车拉走吧。”两名家丁跟上来便要去解缰绳。

夏华怒道:“这是你家车,说拉走就拉走么?”

那胖汉眼睛一翻,说道:“穷小子,你能坐得起这车?我看是偷来的吧。”

夏华紧按剑柄走过来。饭馆老板忙拉住他劝道:“小爷,这位陆金山大爷是这儿有名的财主,咱们可惹不起,人称赛张辽,好汉不吃眼前亏,您就忍忍吧。”

夏华强压怒火道:“你要拉走也行,须付了银子,我再去买两匹马。”

陆金山颇为不屑地笑道:“在这地方,陆爷看上的东西,就没给过钱。再啰嗦,赏你一顿好打!”言罢两名家丁牵了马就要走。

夏华也不多言,将长剑负在身后,一招“牧童牵马”,左拳划圆击向一个家丁,家丁举右臂格挡,殊不知五技拳环环相扣,此式乃是虚招,夏华左臂顺势下沉,拒住家丁,右腿向前跨进,右拳正击到家丁腹部,打得家丁仰面摔倒,一时半会站起不来。其余三个家丁边骂边围住夏华,一齐冲了上来。

夏华施展五技拳与三人周旋,一来他年纪尚小,气力不足,二来实战经验太少,五技拳没与人拆过实招。双方交手斗了七八个回合,便手忙脚乱,不一会儿,中了左边家丁一拳,挨了右边家丁一脚。三个家丁几下子便把他摁倒在地。

陆金山冷笑一声,提起一柄钢刀走到近前,讥笑道:“兔崽子,你敢打爷的手下,看来这只手不能要了。”明珠吓得哇哇直哭,陆金山坏笑道:“小姑娘莫急,一会儿跟爷回家。”一名家丁按住夏华右手,陆金山举起钢刀便要砍下。只听得“嗖”的破空一声,陆金山钢刀立时脱手。一枚暗器击中他的手腕,原是枚铁棋子。他四下张望,只见两匹马从镇子西头而来,马上两人皆头戴斗笠、身着青衣、脚踏草鞋。陆金山心想,这两人离自己约有百尺的距离,暗器手法之准,力道之大,实属罕见,看来不好对付。

夏华侧头一看,大喜过望道:“叔叔!”来者正是赵天青。

陆金山眼睛一转,向赵天青抱拳道:“这位英雄,刚才多有误会,小公子既然是英雄故交,陆某便卖个人情,交与英雄便了。”随即一挥手,家丁们立刻将夏华放开。

陆金山又问道:“不知英雄高姓大名,陆某正想交个朋友。”赵天青本来想教训教训这伙人,但见他礼数不差,也不便出手。还礼道:“好说,在下赵天青。”

“久仰久仰,原来是铁剑银星赵大侠。不知可否到舍下一聚?”赵天青乃是墨门四侠之一,在江南一带名头不小。但他心里厌恶这人,冷冷地回道:“在下还有要事,尊下请自便。”陆金山就等着这句话,带着家丁匆匆回去了。赵天青与夏华重逢,都是不胜欢喜。原来去年赵天青受伤一事便与今日胡汉入侵有关。一年前墨门得到消息,胡汉要南下入侵中原,墨门四侠中的“神机枪”刘天远、“铁剑银星”赵天青偷偷潜入胡汉打探消息,两人终于觅得机会,盗取了胡汉皇帝刘聪进攻中原的地图和单于令牌,只盼得延缓胡汉南下数月。可宫廷守卫森严,此事被胡汉卫队发现,恶斗一场后,二人便商议分头行动,刘天远带着地图自西路绕道而归,赵天青带着单于令牌引匈奴兵追赶,最终在东游镇外被敌人追上,险些丧命,幸被夏华搭救。自东游镇一别后,赵天青便回到江南墨乡复命。半年来,墨门屡次向朝廷上疏,防范胡汉南下入侵,可墨门多是中下层百姓出身,在朝中并没什么根基,位卑言轻,不入九品中正之流,每次上疏也都石沉大海。无奈之下,钜子率领墨门弟子日夜操练,做好了报效国家的准备。但毕竟是杯水车薪,又怎能抵挡匈奴人南下?朝廷十万晋军被胡汉骑兵击溃,中原大地再度陷入战乱。赵天青听说胡汉军队先头部队已经南下江淮一带,担心义兄夏仲云一家的安危,便带了弟子金彪北上东游镇接应,可惜晚到了两日,东游镇已成一片废墟,镇中百姓惨遭屠戮。夏家旧宅虽然已被大火烧成断壁残垣,他仔细查看,并未发现尸骨,料想义兄一家可能逃脱,便在四周巡查多日,这才遇上了夏华。

夏华诉说了一路辛苦周折,得知夏仲云夫妇双亡,赵天青心痛许久,长叹一声道:“侄儿,治世从文辅政,乱世尚武报国,你随我去墨门吧,学好功夫,也是完成你父亲的遗愿。”

夏华想想道:“我当然要和叔叔去学武,可是杜姑姑托付我,要带明珠找她爹爹,须把这事办完才行。”赵天青见夏华小小年纪,重信守义,大为宽慰,便和夏华一道护送司马明珠回建业。

次日来到琅琊王治下的扬州,告知当地县衙,士兵们见赵天青、金彪穿着粗鄙,起初以为是流寇,直到夏华拿出琅琊王令牌,士兵们这才通报县令。这县令反复思量,揣测琅琊王私下派人接郡主,怕是另有隐情,不敢擅做主张,忙奏请琅琊王定夺。过了几日,琅琊王真派来了一小队人马接郡主,为首的校尉行事低调,也不多言,只是带了夏华等人奔赴建业王府,不日便渡过长江。一路上风景秀美,人丁较江北兴旺许多,夏华和明珠从未到过江南,东张西望,满是好奇之心。赵天青熟知江南风土人情,只是默默跟在王府人马后头。

又过了几日,一行人终于到了建业城。建业,江南重地、东吴旧都、人口稠密,并未受到中原战火的影响,仍是一派繁华景象。大家穿过几条小路,来到驿馆安歇。这时的琅琊王司马睿早已不是当年的落魄王爷,而是重振大晋帝国雄风的希望所在,朝廷封为丞相、大都督,总领扬州军事,可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第二日晚上,司马睿宣司马明珠、夏华在偏殿觐见。赵天青见王府按帝制规格所建,心中不悦,与金彪只在殿外等候,也免去了上交武器的麻烦。明珠和夏华来到宫殿内,见空间宏大,装饰考究,放着不少书籍和古玩物件,夏华出生在乡野,自然大多不认识。殿上端坐一人,约有三十来岁,身着华袍,正在凝神读书。

明珠心中忐忑,不敢确定这人是谁。距离那人约有五丈时,侍卫拦住夏华,明珠却缓缓走到司马睿近前。司马睿抬头看了一眼,问道:“你多大了?”

“十岁了,你是爹爹吗?”明珠怯懦问道。

司马睿淡淡一笑:“过来孩子,让本王看看。”

明珠小心走过来,司马睿抚摸她的额头,仔细端详一番道:“确有几分像小环,可惜本王用人失察,倒害了你们母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