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雍凉风云 > 第三十章 想赢怕输、利刃无形

第三十章 想赢怕输、利刃无形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雍凉风云!

俗话说三岁看老,一个人后天成长再怎么转变,性格中的一些特点却会保留下来。就拿桓温来说,他年轻时好赌,随着入仕并渐渐位高权重,行为上变得收敛,但行事风格上仍有着赌徒的特点。

心存侥幸者,赌徒是也。简单来说,就是想赢怕输。

十八、九岁时的桓温还没什么本钱,做什么都敢拼敢博,为报父仇手刃仇敌,后来领军作战也经常持刀上阵。

北伐前秦、前燕时,桓温已经算是功成名就了,但遭逢战况危急,他作为大军主帅却跑到前线冲杀,甚至还数次受创,就像输急眼了的赌徒拿性命押注,指挥水平实在令人难以恭维。

桓温的这两次北伐,都是先胜后败,伐秦时驻军灞上坐失良机,伐燕时对峙枋头犹豫无断。抛开桓温北伐的政治目的不谈,仅仅套用赌徒的心理,这些举动就很好理解了,大把筹码在手的他还想继续赢却又怕输。

桓温为人轻率的一面也是他赌性的延伸之一,跟他做了连襟的刘惔喜好清谈,与司马昱、殷浩、谢尚、王濛、王述、孙盛(孙资玄孙)等人时常聚会。刘惔自视甚高,与桓温交谈时,曾评价司马昱清谈技巧只是二流,他自己则是一流。

一次王导与殷浩辩论,在场的还有桓温、王濛、王述、谢尚,一直谈到三更。席间,王导拿着麈尾感叹说:刚才的交谈,竟然到了不知义理源流的地步,辞喻上却不分胜负,正始年间王弼、何宴谈玄时,可能也就这样了。

第二天早晨,桓温跟人谈论这件事,讥讽王濛、王述不懂装懂,说道:昨夜殷、王二人的清谈堪称佳妙,谢尚同样不觉得冷寂清静,我也深受启发,回头看到王濛、王述,就像是身上插着漂亮羽扇的母狗。

桓温跟太原王氏无冤无仇,做这样的评价未免有些得罪人,起因却不是为他自己,而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为受到王濛摆布而不自知的刘惔出头。

刘惔少年时家贫,与母亲寄居京口,编草鞋糊口谋生,虽然住在荜门陋巷,却怡然自得。刘惔起初名声不显,唯有王导对他十分器重,为人所知小有名气后,被时人先后与袁乔、范汪相提并论。

而王濛年轻时放荡不羁,稍长后有所克制、约束,才有了风雅潇洒之名。王濛与刘惔齐名又是好友,当时刚入仕的他正担任王导的掾属,时人将他比作袁涣,将刘惔比作荀粲(荀彧幼子,善谈玄理)。

再后来,刘惔与王濛同为司马昱谈客,受到尚为会稽王的司马昱倚重,二人俱受上宾礼遇,并称入室之宾。

实际上,为人傲气的刘惔却是个容易被人左右的人,或者说很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他曾与王濛到殷浩家清谈,离去的时候二人同车而行,他对王濛说殷浩的言论真不错,王濛却说他落入殷浩言语所设的迷雾中。等到殷浩到刘惔家清谈,辩论时落入下风,只好说些虚浮的言辞遮掩,等到殷浩离开后,刘惔就贬低说:一个田舍儿,还硬要学人谈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