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二章:李洛合一的最后一步

第二章:李洛合一的最后一步 (第2/2页)

洛苏笑着说,大唐建立都这么多年了,如果还不能弥补消耗的话,那就太过于可笑了,洛氏的地位增长,还有神都洛阳的地位确立,还有一些其他事项,都让洛氏现在的情况很良好,“我反而有些担心,这一次会不会让家族太过于撑着,等到太平公主登上皇帝位后,家族的一些势力是不是应该收缩?

我在思考素王会在什么时候再次召唤我,我还有没有机会,在下一次关键的命运抉择时,为家族指明前路。”

洛苏所讲的这些,都是洛君薇所不能理解的,什么叫做会不会让家族太过于撑着,但最后一句,她明白,素王召唤就是去世,当然对于老祖宗来说,那不是一件悲伤的事,反而可以说是好事,毕竟老祖宗是明确的可以升天见到素王的人,和他们这些后辈子孙是不一样的。

……

天授殿旁边的偏殿中,正在等候上朝的群臣,正三三两两的聊天,而后就从礼仪官那里,得到了一个消息,群臣震惊的得知,皇帝今日竟然会上朝!

事出反常必有妖,仅仅一瞬间,这些老狐狸就知道发生了了不得的事情,几乎所有人都忍不住在殿上交头接耳起来,各自询问着别人,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答案是一定的,没人知道。

如果朝堂上一个问题没有答案的话,那就去问天官洛君薇,作为大唐的常务副天后,一年有两百天以上住在天后寝宫的首席宰相,没有她不知道的事情。

四品以上的高官围在洛君薇旁边,低声问着,“洛相,您可知道,这是发生了什么?怎么皇帝陛下都来上朝了?”

这个问题一出口,洛君薇都有些没绷住,装作厉声呵斥道:“皇帝上朝岂不是正常?这朝政不就是臣子说于陛下听的?”

这话的确是正理,直接把一众人憋的很是难受,洛相真是装糊涂的高手,一番话说的是滴水不漏,好像皇帝不上朝是我们这些人搞得一样。

但洛君薇不愿意开口,众人就知道,这件事果然不小,就连洛君薇都不愿意说,至于说洛君薇有没有一种可能,是真的不可能发生了什么,如果是前几年的时候,他们还会相信,但经过这些年的教训,谁信谁傻。

在大唐,在这座长安城,在这个朝廷上,就没有洛君薇不知道的事情。

正思索着这些年,宦官前来通知,“诸位大人,上朝时间到了!”

朝臣排成一列列往天授殿的正殿而去,按照席位各自团团坐下后,不多时,朝臣就见到皇帝搀扶着天后从后走出,而后将天后扶在御座上坐下,皇帝李旦则坐在御座旁边的皇位上。

这种坐姿同样就是现在大唐的格局,没有天子位冠在头上的李旦,地位是实实在在的差了天后武曌一头,比如当初玄门派出使者前来朝贺李旦继位的时候,对武曌用藩属臣礼,但是对李旦则用友邦君主的礼仪。

伴随着钟声响起。

朝政正式开始,最近朝廷上并没有什么大事,否则武曌也不会选在这个时候搞这件事,一众宰相都沉默不语,朝政在几个低级官吏出言后,就宣告结束,实际上还有有一些事的,但大多数的人都意识到不对,所以也就不说话了。

再次敲响钟声后,见到没人说话,李旦胖乎乎的脸上流露出几分紧张,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开口说道:“诸卿。

朕因为出身先帝嫡子,又受到天后宠爱,而以眇眇之身,得以奉承宗庙,但继位以来,没有功绩,德行不足以感动皇天,以至于到如今,先帝的天命依旧在母后冠上,大唐皇帝的冠冕上不曾有天命落下,这是朕的罪过啊。”

皇帝开口就认错,但却不是罪己诏,太让人震惊了,认错也有不同的认错,认错的本质是希求得到原谅,比如向皇天认错,是希望上天能够再给一次机会,但皇帝这种认错方式,那简直是往自己身上砍刀子,直接说自己没得到皇天承认,这和当官的说自己不孝有什么区别?

大唐皇帝没有履极天子位,的确一直受到臣子私下非议,但反正有天后在那里,秉持天命也没有问题,作为大唐的政治领袖,皇帝就足够了,没有天子位所以有罪,就算这是事实,但这是能说的吗?

皇帝不提,谁也不会脑子抽了提这件事。

而且这又不是不能找理由,历史上又不是没发生过这种事,当初汉光武皇帝,明确记载他第一次以大汉皇帝的身份继承天子位失败了,但后来他还是成为了天子,如果有人用李旦没有天子位说事的话,李旦完全可以说“朕不曾得到天子位,所以朕更要诚心的侍奉皇天,以希求皇天赐福”,这话说出来,谁还能说个不是?

但现在皇帝自爆,那就不得不处理这件事了,至于怎么处理,那就不用说了,除了退位,还能有什么办法,这皇帝难道是疯了吗?

李旦依旧在上面说着,但很多人已经听不下去,“朕深感不能承担邦国重担,不能扛起社稷国朝,所以在此逊位,请天后从宗家之中,再择贤人,立为皇帝,以保邦国不失。”

当李旦要主动逊位的言语从他口中说出来后,殿中已经是一片寂静,每一个人都被震惊的说不出来话来。

下一刻,就直接就大臣从坐席中冲出来,直接推金山倒玉柱般的跪在地上,失声痛哭道:“皇帝陛下,不可啊,不可啊,您怎么能弃天下邦国而去呢?

臣请您收回此等荒谬之想法,臣请您收回!”

一个皇帝要逊位,没有人出来阻止,那可真就是笑话了,李旦虽然没有什么恩德,但也没有什么错误,一个傀儡,还要什么呢?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不吝于天塌地陷,任何一个皇帝所代表的都是庞大的势力,当初李显和李旦在争夺皇位的过程中,多少人在背后撺掇,就是为了他们成为皇帝后的回报,但李旦直接撂挑子不干,这就代表着无数人的利益将会落空。

现在的天下是天后做主,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但天后毕竟年纪大了,历史上这种事太多了,皇太后掌权,但等皇太后死后,最后权力还是会落在皇帝手里,李旦是武曌最小的儿子,完全能够熬得起。

为什么要这么着急的退位,一旦退位,那结果可就不一样了,现在李旦退位,之后上位的难道是那位魏王吗?

一想到这一点,当初帮着李旦上位的大臣,就感到恐惧,让李显上位,那还不如直接毁灭,真的让李显上位,他们难道还能落得了好?

简直就是做梦!

他们有太多理由,不愿意让李显上位了,就算是把卫王李贤叫回来都比李显强啊。

伴随着这个大臣出列,还有不少大臣出列,席中曾经李显一党的大臣,皆目中满是惊喜,万万没想到皇帝会给他们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他们就想问问,什么叫“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啊?

殿中顿时一片嘈杂之声,而后从上传来一道凛冽的声音,“给朕肃静!”

是天后的声音!

殿中顿时安静下来,望着这一幕,李旦眼中有些羡慕,这就是他幻想中的自己,幻想中的君王,一句话,群臣俯首,而不是现在这样。

我果然不适合当皇帝。

李旦心中这样想着。

没有人能看见冕旒后,天后脸上的表情,众人只能听到天后的声音没有丝毫的变化,淡淡问道:“皇帝,君无戏言,今日在众臣面前说下这些,日后就没有回旋余地了。”

李旦面向武曌躬身道:“母后,儿子是认真的,这邦国重担,应该交给一个可以上承皇天之运的人,而不是儿子这样的庸碌之辈。”

“既然如此,朕就应允你的请求。”

就在众人之前,他们眼睁睁的看着这对母子完成了这样一场对话。

皇帝就这样退位了?

没有人能够相信自己所见到的东西!

————

旦少仁懦,天后每见之,既怜且厌,及至秉承邦国,贵为皇帝,而不能有为,天后乃曰:“既喜荣华,善书画,好享乐,当为富贵翁,岂可据帝位而害天下哉?”

旦曰:“三代以来,多以君位而攻杀,儿臣愿逊皇帝位,以为天下先。”

天后赞之,有三代之风,旦乃还封相王,及薨,世宗感逊位之德,追封“让皇帝”,入祀帝庙。——《唐书·高宗天后诸子列传》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