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九天揽月之黄金龙脉 > 第21章 蟾宫疑云

第21章 蟾宫疑云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九天揽月之黄金龙脉!

我们利用碧血蟾蜍的泥卵,诱出了身体内部的寄生虫,看到那些泥卵的碎块汁液,全身得到饥饿感让我顿时醒悟,在球形石室涌出的那些巨型蟾蜍也许并不是冲着我们来的,而是被那些碎裂的泥卵引得凶性大发,才从藏身的石洞内冲了出来,与众人一番大战。待众人醒来之后,我一一检查了他们的眼球,已经没有任何的异样,看来两枚泥卵就完全把我们身上的寄生虫清除干净。而剩下的这一枚泥卵该如何处置,我又犯了难。随便丢到此处,明显不合时宜,可要是刺破了又怕引来什么不知道的可怕怪物。

“依我看,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我们可不能心慈手软,我们在球形石室内挑破了那么许多,也不在乎这一个两个,挑破了吧,就当是祭奠死去的战友。”

“四哥,不行呀,二哥说的没错,挑破了指不定还会引出什么怪物呢,当然了怪物咱们是不怕的,可那些怪物体内的寄生虫着实是恶心呀,这次回去我估计三天都吃不下肉,要是再招出什么寄生虫来,我这辈子可能都跟肉无缘了。不如还给它丢回石室里,让他自生自灭拉倒。”我看众人争执不下,想到一个好主意,便道:

“左边一条路是左倾冒险主义,右边一条路是右倾保守主义,我们应该走在教员指引的处于中间的康庄大道上,所以,这枚泥卵既不能打破,又不能丢回石室内任其自生自灭,我宣布将这仅存的泥卵带回去,交给组织处理。”我的提议马上得到众人的一致赞同。

“啊呀,我原本以为自己的先进理论已经学习地足够透彻,没想到你白老二在这种事上都能扯到正确路线上,要说这扯淡,还得是你。”

经过一番商量,我们决定把这枚唯一完整的泥卵带回去,交给上级也好,送给动物园也罢,自己养活也行,那时以后要想的事。我见众人已经安全无恙,体力回复地也差不多了,于是指挥众人穿戴好潜水服,拿好那些从牺牲的战友身上摘下来的肩章、领章。一切准备完毕,众人纷纷跳入了乌苏里江的入水处,一番潜行,我们顺利回到了营地,第一时间就去找领导说了这一趟的遭遇。这一次行动,又折了4名队友,活着回来的我们也是元气大伤,全都被安排到后方休养,我们整整在床上躺了半个月,才从虚脱的身体状态中恢复了过来。这次经历光怪陆离,好在有遗物作为证据,并没有给我们带来过多的追责和调查!

“这次,是我大意了,没想到这江底下还有攻击性如此凶猛的怪物,九天、四海、延广你们这次能回来离不开你们冷静的思考和英勇的作战,你们好好休养,我已经跟上级请求了援助,等援助到了,我再派人去你们说的球形石室内,把我们战士的尸体都抢回来,总丢在那江底也不算个事。到时候,我让黄子豪带队伍过去,你们就放心休养,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没过几天,沈钦臣听说我们几个受了伤,来到军区医院探望,他并不知道我们此番的经历,眼镜儿和二郎就添油加醋地把乌江江底的遭遇又说了一遍。

“......秀才呀,你是不知道,那只比小卡车还大的癞蛤蟆,就被四爷用刺刀挑了起来,轮圆了膀子,就这么一甩,足足甩出了七八米,挡住了那上万只癞蛤蟆的来势,然后护着众人出了那拱形石门......”

沈钦臣听到这里,瞠目结舌,“比小卡车的还大的癞蛤蟆?就被你这么甩了出去?”

“秀才,

看来你还是不太了解这个四眼仔,他吹牛的本事比他的实际战斗力可强多了,癞蛤蟆是有不少,个头也大的吓人,可绝没有他说的那么离谱。”

“二哥、四哥,你们说的那个球形石室我好想知道那是干什么的。”沈钦臣的话顿时勾起了我心中的好奇,那个癞蛤蟆窝肯定是人工建造的,但是用来做什么的,我就不得而知了,此刻听到沈钦臣这么一说,不如听他讲讲各种的缘由。

“秀才,你怎么会知道这球形石室的事?说来听听,我们虽然经历了这一番生死,可对于其中的很多神秘之处,还是一头雾水。”

“我也是从一本旧书里看到的,来参军的时候,俺我家里带来几本书,其中有一本叫做《HLJ外记》,是清朝人西清写的一本地方志。据书中记载,在清朝满族还没有入关的时候,为了保一方百姓,求个风调雨顺,有民间商贾集资,在这乌江的江边修建了一处宫殿,叫做碧月蟾宫,宫内供奉的是金蟾。而民间百姓看其宫殿内供奉的是金蟾,知道这些商贾所说‘保百姓安居乐业’的话只是个幌子,其真是目的只是为自己求财,所以这宫殿没几年就断了香火。到了康熙年间,这‘碧月蟾宫’在一次乌苏里江发大水的时候,被滔滔的江水冲到了大海里,从此此宫便不复存在,而书中所说的‘碧月蟾宫’,其大致位置应该就在俺们现在驻扎的位置。而据我所知,古人在建造宫殿、庙宇、道馆的时候,都会在地下建造地宫,以收藏一些金银细软,经藏竹书等珍贵物件,书中也提到这‘碧月蟾宫’的地宫,据说此处因紧邻乌苏里江,土质疏松,因此地宫建筑的十分坚固,使用大青砖叠涩建成,再用粘土混合糯米汤粘合砖缝,最后用融化的铁汁浇筑,可以称得上铜墙铁壁。我想你们去的球形石室应该就是碧月蟾宫的地宫,只是不知道其中的巨型蟾蜍是哪里来的。”

听了沈秀才的话,心中是大为震惊,看来这些商贾一定是看到此地人烟稀少,江水充沛,地下环境温暖潮湿,便假借修庙筑宫,在此处建造了地宫。而这些人就在地宫之内,养蟾采酥,谋求暴利。蟾宫被大水冲入大海之后,这些养在地宫里的蟾蜍就没了主人饲养,于是便自己钻出了石室,到江里自行寻觅鱼虾为食。此处环境温暖潮湿,江里又有享用不尽的鱼虾,更是没有任何天敌威胁,这些蟾蜍在这里长年累月的生长繁殖,最后竟有上千之数,体型也是十分巨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