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思有月 > 第十七章 饮自江年

第十七章 饮自江年 (第2/2页)

“四夫人向来剔透清晰,不会怪夫人不是,她比任何人都惜这光阴,却枕上病命,不济宁处。”

柳氏闻言,方知身后站着的人应是巧凝同她提及过的宝招。她不曾细问,却从巧凝的言语里深谙,与之情共,自有云泥之别,不过云泥之别;宝招亦云巧凝,应是雪,落她所度九冬。

当宝招抱着那卷画回去时,已是夕亭日暮,而风乍起,偌大的府邸里,千花吹落,一片星如雨。她停步回首,只今楚天高远,而夕阳饮醉、落霞熏天,柳氏的孤独回荡在她心底,多少飘萍之身的况味,忽得一如年少的知己、又忽而失去;唯一的孩子也远去八方求学,只能够见字如面。

这年年岁岁,似懂得、非懂得,庭施草木依旧,而人事寥远。

锦昭二十二年,朝野动荡,史乘新载。江南之中,久负盛名的董府也由此没落,夙昔的风光皆作了空中楼阁,整座陵州城内,为之轰动一时。

柳氏听闻消息时,那报信的人字音还未落,便当场晕了过去,醒来已是在离去陵州的马车上,满目的青山与荒凉以为是梦中景象,想要记起从前繁华光景的种种,脑海竟成了一片空白,如何也记不起。从未有过的荒唐占据在心头,泪水作了雨丝,落了满怀的滚烫,发上的钗怀也散乱在一旁,珠光折断。

直至夕阳在山,柳氏方停下饮泣,却那泪痕清清浅浅,将面容勾勒得憔悴不忍;本双瞳剪水之怜,此刻楚楚恻恻,恰如离乱秋草,教人难看,更教心魄飘渺,留见皮囊,活似偶人。

同车的二夫人和三夫人平日不与她亲近,亦从未见过她如此伤心至骇人模样,以为董公子离家时悲痛最为深切,几近欲绝。却念及今时不同往昔,难逞章句揶揄,二人倒从悲伤中抽离出一丝气力来,慰藉她今后的日子,却柳氏一字不应,话尽口舌干燥、倦累,两人也不再多说什么。

待到翌日天明,三夫人醒来时,便见柳氏倚在角落中闭目端坐,以为一夜未眠,而模样不似昨日凌乱,应作了一番打理。她本想叫一声“夫人”,却话到了嘴边又止,瞥了一眼身旁的二夫人熟睡正酣,只得轻轻搭手去柳氏的肩膀,重新安抚几句,然方是一触,形容已僵冷,再探去鼻间,气息已罔闻。

董府这一场变故过去月余后,宝招才真正了然其中缘何。而得知夫人柳氏离城第二日亡故,亦不过近来之事,柳氏同她在紫藤花缠连的八角亭楼下聊叙的画面先于不已悲恸,数不清第几遍地浮现,又联想起巧姐姐,终究哭成了无比的泪人。

收到宝招的信笺时,董指正饮自江楼。信中只道是“何时归返陵州”,落款是他所不识的名姓。自二度落榜来到苏州,已许久未闻陵州声音,却又常常见于梦中,醒时光阴已昼,泥淖诗酒。

便是入秋后,董指又收信笺。这回倒是识得了来人,只一眼一字的横竖捺撇,烂熟于心。父亲一生与钱财交道,一介天下利往利来的尘俗,却端得一手好字,犹记儿时见书房描摹的《临河序》,以为出自母亲,日后方知为父亲所摹状。此后,他常求父亲多碾墨书笔,自己静观于旁;不成眠时,便独自习字,如今亦端得一手游云惊龙,可比之,仍不可企及。

忆罢,董指埋首信中,良久毕至,再抬首,如是鸿蒙。

尔后,江水、雪饕,故石阶上——

他见到了叫做“宝招”的女子,以为哪家小姐,竟是府上侍儿,原来不曾离去。再观眼前庭宇,皆灰沉如烬,似经烈火。

“那处八角亭楼,我娘曾在信中同我提起,她说她喜欢这春暮时的紫藤花……”董指踩着雪,一步一行,走入深处里,“书房后的梦梅园是个好去处,客居苏州之时,时常念起……不知我爹的《临河序》是否还在,是我儿时习字的启蒙……

“我不曾想过今日,哪怕做梦,皆从未梦过,连遥远也无可知觉。却眼下种种,已为真切,曾受人举荐,有功于朝堂,只稀珍一味药救命于太子,便得皇恩钦赏,从此风光无限,江南盛颂。”

“所幸念及旧恩,不致命损,只可惜……”宝招跟在董指身后,经过那道她初次见他时的回廊,正萧萧寂矣。

董指却未听见一般,只自顾自地言语,走过许多座楼阁、回环过廊下漫长,抚过庭院里旧苔痕……所及之处,皆有回荡,仿若不是在同任何人与说,风、雪、草、木方是他的宾客。

------题外话------

妇女节快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