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六七看书 > 城市赞歌 > 第十四章 传统与传承

第十四章 传统与传承 (第1/2页)

六七看书 67ks.com,最快更新城市赞歌!

今天是贺庄村的庙会。提起庙会很多人都会知道,甚至很多人还有或深或浅的印象。这印象也许来自于电视和电影中的场景画面,也会有不少来源自个人的真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

贺庄这一带的庙会本也和电视或电影中表现的场景如出一辙,本也就没有多大的新奇之处了。

可是他们这一带的庙会又确实和其他地方有所不同。

在这一带,不管村子大小都有传承多年的举办庙会的习俗。村子小的一年一次,村子大的一年两次或更多次。

不管一次或多次,在村上举办庙会的这一天,四面八方的商贩都聚集过来,情形类似于大多数农村地方上的赶集。但它又和一般集市不一样。因为这一天,村上所有人家的亲朋都带上礼物来村上自己的亲戚或朋友家祝贺。

做为主人,村上所有的人家都要摆上上好的酒菜来招待客人。其热闹程度远远大于过年过节,那种气派也不亚于娶妻、添丁、过大寿。

届时,村上还会请来远近闻名的戏班,歌舞团,杂技班……来村上汇演。从白天到晚上,热闹起来就是两三天不停。

在这几天里,村上的人们停止劳作,上班的请假在家,打工的不管路途远近都要返乡回家。都在家翘首企盼着亲朋好友的到来,来为自己和家人以及整个村子送来祝福。如果谁家来的客人多,就代表着一年里他家的喜事多,福气多,就引来村上左邻右舍的羡慕。

在这一带,这种传统的习俗传承了几千年,一代一代生生不息。之所以叫庙会,也来源于人们对神灵的信奉。大多数村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庙堂”,庙会这天,人们大都是来祭祀神灵的。故也就习称为庙会了。

贺村的庙堂也和附近其他村一样也早在“破四旧”的运动中被拆除了。至于先前“庙堂”里供奉过哪位神仙?现在连“庙堂”的影子都没了,更少有人知道先辈们是由何方神圣避佑的了。

传统的庙会传承至今,早已摒去了它的迷信色彩。人们之所以一如既往的热衷于它,也是寄希望于这种带有新文明气息的古老的活动,能继续传承下去,一代又一代传承永远。也更能传递那种祥和的气氛。

贺庄的人们都明了,说不定明年的此时,整个村子早就被城市化的脚步踩在脚下了。今年的庙会也将是贺庄作为原始的农村村落最后的集会了。村民们寄予了它更多更大的情思。

今年的活动理当更为隆重,听说村领导特地跑到省城请来著名团队来村上演出,里面当有名角献演。

白天大街上人挨人,人挤人,人流不断。四面八方聚来的商贩提前排好自己的摊位,井然有序的排列于大街两旁。四面八方的乡亲们有来串亲访友的,更有特意来赶会的。汇集在街面上,说说笑笑,走走看看。挑选些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用品,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好用的商品,从小到大,从大到小一应俱全。小到一锅针,大到每件家用电器,凡是你生活中能见到的,在此你就找的到。

千百年来,一地一方物资交流,经济发展就是以这种形式显现的。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近些

(本章未完,请翻页)

年经济的飞速大发展,人们尤其村民不再依赖于此种形式作为主要交流和发展的手段了。他们有了更多更好更快的形式来发展地域经济。但是他们那种亘古不变的情怀,还能促使他们愿意不辞辛苦的来这里买卖物品,交流情感。也便形成了带有乡土气息的地域文化。

村子较为宽阔的空地上,早几天就搭好了戏台,无论是戏曲、歌舞、杂技都是免费观看的。很多人在此住脚观看欣赏,在这种具有乡土气息的文化氛围里愉悦。其中也不乏从城区特意过来观看节目的城里人。在他们看来这里有比电影上,剧院里更精彩更吸引人的节目。

本来喜来是约了王晓霞和赵家兴他们来观看了,可是晓霞上班再加班,没有时间过来。赵家兴白天没空,也只答应晚上过来。

赵家兴的到来使喜来很高兴。他还带来一位女孩。

这位女孩,修剪整齐的乌黑亮丽短发述说着无限的青春;乌黑明亮的大眼睛,晶莹剔透,告诉人们她所拥有的那份天真和烂漫。

穿着朴素,不饰粉黛,似处世不深的学生般文静。

这位看上去恬静,纯真的女孩叫魏囡囡,早先家兴提起过的魏老板的小女儿。

魏囡囡出现在喜来面前后一瞬间,喜来暗自拿她与自己心中的闫丽做起比较:闫丽和囡囡都是农家土生土长的媚女子,然而两个人那各自的“美”却大相径庭,相比之下眼下的魏囡囡是位单纯的美女子,而现在的闫丽更是个成熟妖艳的女人。魏囡囡的美出自一种感性,闫丽的漂亮来自那种性感……。

喜来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第一时间拿两个女子做起比较,也应该是眼前的囡囡是自己朋友的女朋友而闫丽在自己心中也有同样位置的原固吧。虽然长时间以来自己对闫丽在自已心中的定位是予盾着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本站防护由 速盾独家赞助防护,被攻击选 速盾